輸送機結構形式有:槽型皮帶機、平型皮帶機、爬坡皮帶機、轉彎皮帶機等多種形式,輸送帶上還可增設提升擋板、裙邊等附件,能滿足各種工藝要求。輸送機兩側配以工作臺、加裝燈架,可作為電子儀表裝配,食品包裝等裝配線。
輸送機驅動方式:減速電機驅動、電動滾筒驅動。
輸送機調速方式:變頻調速、無極變速。
輸送機線幫(機架)材質:碳鋼、不銹鋼、鋁型材。
輸送機應用范圍:輕工,電子,食品,化工,木業,機械,物流,礦山等諸多行業,并可滿足耐油、耐熱、耐腐蝕、防靜電等有特殊要求的物料輸送。
2.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,取得操作資格證,持證上崗。熟悉所使用輥筒機的結構、性能、工作原理及通訊、控制一體化系統的原理和檢查試驗方法,會維護保養帶式機,能正確處理一般性故障。
3.操作前應檢查各部件的完好情況和緊固情況,確認無問題后,再正式運行。嚴禁人員乘坐帶式機,不準用帶式機運送設備和笨重物料。輸送機的電機及開關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濃度達到1.5%時,必須停止工作。切斷電源,撤出人員處
滾筒輸送機控制系統的作用:
1、控制自動化。自動化主要體現在系統的控制器的選用和遠程監控的功能上。主站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工作站的信息管理系統,遠距離訪問和控制各分站機,進行數據的采集和設備管理。有利于信息的及時處理,因而也就提升了系統的穩定性;
2、故障自我診斷。系統網絡、PLC可編程控制器、傳感設備有設有自我檢測功能,遇到網絡斷線、控制模塊故障、信號傳輸干擾等情況,系統會發出相應警報。
3、全分布式結構。系統采用全分布式結構,“地面控制為主,井下控制為輔”,主機與分級之間既相聯系又互不干擾,即便是地上部分發生了故障,也不會影響井下機組的正常作業。因而,增強了系統的可靠性。
4、操作人性化。系統控制界面合理,采用人間界面。模擬真實的運行場景,畫面顯示形象生動、直觀大方,便于操作人員識別,控制起來也方便了很多。功能設置也比較齊全,配有運行工況顯示、檢測數據報告和故障提示等功能。
5、低運行費用。由于是遠程分布控制,就減少了機組布線,節約了成本費用。又因系統穩定性、可靠性較強,而且系統擴展性良好,網絡柔性化程度高,故能通過更改軟件體統而實現功能的變換,而不需要重新設計。
6、低維護費用。系統本身的可靠程度加上自有的故障檢測功能,所以降低了系統發生故障的概率,維護費用也就省了下來。